回首頁

醫藥信息

線上展覽

商務特區 市場行情 中醫智庫 醫藥保健 線上教學 入口網站 專家論壇
 
 
 您好  中醫智庫 專家論壇 文章搜尋
 

專家論壇

本區公告

 本站代訂《中國中醫藥信息雜誌》
 「公眾論壇」歡迎大家踴躍投稿!



更多資料

 

選擇分類

 
 
 
 
 
 
 
 
 

快速搜尋

   
首頁 > 專家論壇 > 中國中醫藥信息雜誌

上一則 | 下一則
從腎論治痢疾


資料來源:中國中醫藥信息雜誌   所屬地區:中國大陸

  筆者根據古籍文獻記載和多年臨床經驗,從腎論治痢疾,常獲效驗,略有心得。

  1理論溯源
  痢疾一證始見於《素問》“腸遊便血如何?……腸遊下白沫如何?……腸遊下膿血如何?”《傷寒論》稱之“利”,《金匱》稱之“痢”,《局方發揮》稱之為“滯下”。《臨證指南》曰:“滯下之滯字,非停滯飲食,言暑濕內侵,腑中流行,阻截而為滯耳。”後世諸代醫家皆以痢相稱。《東醫寶鑒》雲:“痢有赤痢、白痢、赤白痢、水穀痢、膿血痢、休息痢、風痢、寒痢、熱痢、濕痢、氣痢、虛痢、滑痢、積痢、久痢、疫痢、蟲疰痢、五色痢。”上述所說痢疾因失治、誤治均可累積到腎,其中虛痢、滑痢、久痢尤以腎虛為主。秦皇士曰:“……諸條皆以腸字立言,則知痢疾當以腸字為主。先生論中,脫卻腸字本題,而獨重於脾腎。夫脾泄、腎泄、髒氣不足,內傷之虛,臟證也。”《景嶽全書·雜證謨》認為病之本不在大腸而在脾腎,“凡裏急後重者,病在廣腸最下之處,而其病本則不在大腸而在脾腎”;同時指出“噤口不食,乃痢疾最危之候。……蓋噤口者,以食不得入,雖亦有實熱證,而唯脾胃虛寒者居多”。明·李中梓《醫宗必讀·卷四·痢疾》認為痢疾多本脾腎,“是知在脾者病淺,在腎者病深;腎為胃關,開竅于二陰,未有久痢而腎不損者,故治痢不知補者,非其治也”。

  2古代方藥
  久痢不止,固攝無權,滑脫不禁,此時濕熱積滯之邪已微,再投疏利之劑,必犯虛虛之戒,治當澀腸固脫。吳鞠通以人參石脂湯、地黃餘糧湯、三神湯等加減。若屬脾胃虛寒、關閘不藏者則用人參石脂湯,此即《溫病條辨》“堵截陽明法”是也,人參石脂湯即桃花湯加人參以補氣健脾,以炮姜易幹薑守而不走,對久痢脫滑更為合拍。若久痢由脾及腎,下焦不固,屬陰虛氣陷而見肛墜腰酸證,則用地黃餘糧湯,此方以熟地黃、五味子填補腎陰,配以甘平之禹餘糧固澀下焦,所謂吳氏“澀少陰陰分”。如屬脾腎之陽已衰,納少遲運,則用三神丸,此方以補骨脂溫補腎陽,五味子兼收其陰,肉豆蔻則溫澀固脫,所謂吳氏“澀少陰陰中之陽”。上列三方均屬固脫澀腸之劑,配伍極有分寸,用藥各有側重,臨床如按此辨治,必效此桴鼓。宋·楊登父治療慢性痢疾,以溫腎為本,攻補兼施,別開生面。認為:“凡痢疾無已變作白膿,點滴而下,為之溫脾不癒,法當溫腎。……真證面色微黑,骨力贏弱的見腎虛,當用破故紙、當歸、木香、乾薑、肉桂之屬,又宜與阿膠珠、青皮、赤茯苓、黃連作劑,入烏梅、白蜜同煎,蕩滌惡穢,積滯即去,則偏數自疏矣”。清·張璐對休息痢一證尤有心得,其曰:“休息痢,此症多以澀太早,積熱未盡,加之調攝失宜,不能節食戒欲,所以時作時止,補中益氣湯加肉豆蔻、木香,吞駐車丸。亦有陰虛多火,不能勝任升、柴、木香、白朮者,用駐車丸加人參、肉桂、烏梅之類。有積可加枳實、炮薑、楂肉。”久治不愈之痢疾,可考慮從腎論治。

  3典型病例
  袁某,女,55歲,漢族,已婚,工人。初診時間:2001年9月23日。主訴:左下腹疼痛、便秘、黏液膿血便反復發作12年,加重10d。既往患者體健,12年前因“急性菌痢”治療不當反復出現左下腹疼痛,便秘,3日一行,伴黏液膿血便。曾於1997年和2001年行結腸鏡檢查,均診斷為“潰瘍性結腸炎”,曾服用柳氮磺胺吡啶、艾迪莎、中藥等,症狀時輕時重。查體:舌黯淡,苔薄白,脈沈細,左下腹壓痛(+),可觸及腸形。化驗便常規加潛血:成型便,白細胞10~15/HP,紅細胞20~30/HP,潛血(+)。西醫診斷:非特異性潰瘍性結腸炎;中醫診斷:痢疾,休息痢(脾腎陽虛)。治則:溫腎健脾。處方:炙附片10g,肉桂10g,肉蓯蓉10g,當歸30g,三七10g,生白朮30g,木香10g,黃耆10g,阿膠10g(烊),炙甘草6g,炙刺蝟皮10g,九香蟲10g。水煎服,每日1劑,連服14劑。二診:服上藥後,腹痛減輕,大便每日一行,費解,黏液及膿血明顯減輕,舌淡紅,苔薄白,脈細。上方加黨參10g,連服14劑。三診:腹痛消失,大便每日一行,仍有少量黏液便,舌淡紅,苔薄白,脈和緩。上方木香改煨木香10g,繼服14劑。用藥6周,症狀消失;結腸鏡復查,潰瘍全部癒合,充血、水腫明顯減輕;便常規加潛血(-)。隨訪至今未復發。

  按:根據患者症狀、體征及結腸鏡、便常規加潛血結果,診斷明確,用柳氮磺胺吡啶、艾迪莎有效,但停藥後復發。西醫認為,此病病因不明,部分學者認為有免疫功能低下因素存在。中醫認為,此病屬痢疾中之休息痢,脾腎陽虛,不能鼓動氣血運行,腸黏膜失于溫養而發生潰瘍,出現黏液膿血便、便秘;氣血凝滯,不通則痛。方中炙附片、肉桂、黃耆、炙甘草、白朮溫腎健脾;肉蓯蓉、當歸溫潤和血通便;三七、阿膠養血、和血;木香、炙刺蝟皮、九香蟲理氣消滯,在二診中以黨參加強補氣;三診中木香改為煨木香,加強治泄痢之功。治療6周,氣血調和,潰瘍痊癒,至今未復發。患痢疾者,病史短則三五年,長則數十年,病位已從腸累及到脾腎,如單從腸論治,只治十之六七,故多反復發作。著重從先、後天之本入手,可達事半功倍之效。
(收稿日期:2005-01-20)
來源:《中國中醫藥信息雜誌》2005年6月第12卷第6期



上一則 | 下一則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亞太中醫藥網版權所有‧歡迎接洽轉載交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