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醫藥信息

線上展覽

商務特區 市場行情 中醫智庫 醫藥保健 線上教學 入口網站 專家論壇
 
 
 您好  中醫智庫 專家論壇 文章搜尋
 

中醫智庫

本區公告






更多資料

 

選擇分類

 
 
 
 
 
 

快速搜尋

   
首頁 > 中醫智庫 > 中醫藥出版品

上一則 | 下一則
評《中醫翻譯導論》


資料來源:張景岳中醫藥研究中心   所屬地區:中國大陸

追根溯源 得“意”忘“形”
———評《中醫翻譯導論》

  隨著中國加入WTO,中醫藥學越來越受到國際醫學界重視,中醫對外翻譯顯得日益重要了。上海中醫藥大學李照國博士所著《中醫翻譯導論》一書,恰恰為我們提供了一個中醫走向世界的獨特門徑。  

  中醫和西醫的起源、發展是兩個完全不同的理論體系,把中醫原意譯成外語的確是一項十分艱難的工作。正像邵循道教授在該書序中所說:“中醫經典著作都是用古文寫成的,語義難懂;中醫著作中滲透著古代哲學思想,概念抽象,不易理解;中醫術語本身缺乏統一,許多術語在現代醫學上又無對應語,使翻譯愈為不易;中醫翻譯目前尚未形成一套指導其健康發展的理論體系,致使譯名極為混亂……”而《中醫翻譯導論》對上述問題做了有益的探索。  

  從中醫翻譯的歷史出發,作者把現行中醫翻譯的特點概括為:仿造化、定義化、多樣化、拼音化等。如詞語仿造化肺熱譯為lungheat;定義化實為用外語原語下定義,如“辨證論治”譯為DiagnosisandtreatmentbasedontheOverallanalysisoftheSymptomsandSigns;(診斷與治療是以對患者的症狀和體徵的分析為基礎的)。拼音化是由於中醫理論中特有的概念在英語中很難找到對應語。如“陰陽”、“三焦”、“命門”等,應用音譯法,避免用意譯造成理解和交際上的困難,如把“氣”譯為Vitalenergy,“命門”譯為life-gate等,即是明顯之例。  

  中醫翻譯的困難與其發生學特徵和詞彙學特徵密切相關。如醫哲交融、恒久不變,中西術語混雜,帶來了辭彙用語的模糊、歧義和籠統。  

  為了能承擔中醫翻譯的使命,作者對譯者提出了一個修養問題,要正確看待中醫,要精通醫學外語,對中西醫基本知識應有所掌握,否則翻譯不出對應語。如中醫的“奔豚”是中醫的一個古病名,多因腎臟陰寒元氣上逆或肝經氣火沖逆所致,症見有氣從少腹上沖胸咽,伴有腹痛或往來寒熱,這與西醫上胃腸神經官能症十分接近,因此在譯時不妨參照,把“奔豚”譯為gastroenteroneurosis,用不用現行譯名“running-pig”syndrome,讀者很難理解其含義。  

  中醫具有古典文學和哲學色彩,在英語中無對應語,歧義多,而直譯或意譯,缺乏原則做指導。作者根據多年從事中醫翻譯工作的體會,結合國內外譯者的實踐,提出中醫翻譯三條原則:  

薄文看醫,得“意”忘“形” 中醫是一門醫學科學,譯者向讀者傳達的是古老的醫學知識而不是文學或哲學知識,譯文雖應努力保持中醫的傳統特色,但在大多數情況下對文學過濃的用語,還是得“意”忘“形”為好。有的可用現代醫學術語表達,易為外國人所接受。例如《素問‧上古天真論》有這樣語句,“上古聖人之教下也,皆謂之虛邪賊風”,其中“賊”實為致病的因素,可用現成醫學科學術語pathogen(病原體)而不用thief(賊)wind(風)。  

比照西醫,術同存異 中醫和西醫的差異是顯而易見的,但也有相似之處,如心、肝、脾、肺、腎,其含義不盡相同,但也有共同點,相應的譯為heart、liver、spleen、lung、kidney,也有人主張音譯。作者認為上述直譯也不會使人產生誤解。因為中西醫早期有不少接近之處,如漢語“傷心”,英語為heart-breaking。還有一些中西醫名異實同病症,如中醫病名“癆瘵”,西醫病名為pulmonarytubercclosis(肺結核)、“疳積”西醫為infantilemalnutrition(小兒營養不良)、“癭”西醫為goitre(甲狀腺肥大)等。早期西醫傳入中國也採用直譯、音譯或意譯,區別對待,並未引起西醫與中醫的混亂和影響西醫在中國的傳播。如“心”直譯為heart,而沒有音譯為“哈特”,而淋巴則為lymph的音譯等。  

尊重國情,保持特色 一種語言中總有一些反映該民族特有的東西在別國語言中找不到對應詞,中醫則有少部分即是。如“失笑散”譯為“PowderForlostsmiles”,實際上這裏的“失”不是“失去”,而是“得到”。因此應該音譯為“ShixiaoPowder”。現在針灸經穴名稱一律採用音譯,已被世界衛生組織公認。音譯是不得已而為的辦法,如含多義的“氣”最好也音譯,而不用vitalenergy,還有“三焦”、“命門”等。  中醫對外交流所反映出的問題很多都與名詞術語翻譯上的混亂有關。作者從中醫名詞術語的結構區分對中醫的不同翻譯法,做了舉例說明,很有啟發。  

  方劑學是中醫的主要基礎學科,也是中醫學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由於方劑名稱命名方式比較複雜,給翻譯帶來了很大困難。作者首先根據方劑名稱構成分類,確定翻譯原則,提出規律性的翻譯方法。  

  方劑名稱根據構成分為十類,即由所含諸藥名稱構成(如麻杏石甘湯)、以方中君藥命名(如桂枝湯)、以所有諸藥數量命名(如四物湯、二至丸、八珍湯等)、以功效命名(如溫脾湯、清營湯等)、以君藥加功效命名(如黃連解毒丸)、以君藥加其餘諸藥數目(如當歸六黃湯)、以方中藥數目加炮製法(如十灰散)、以使藥命名(如十棗湯)、以證喻法命名(如舟車丸)、以《易、卦》作方名(如,交泰丸、清寧丸、資生丸)等。分類的複雜性,譯時既代表符號,又能傳情表意,實難兼得。作者提出三個方劑名稱翻譯原則:  

簡潔性原則:音譯或採用中醫方劑綜合形式方法簡化目前譯法,原來的譯法非常冗長。  

資訊性原則:方劑除指代功能外,都承載有一定的資訊,譯時要反映這一特點,但又簡潔,如,“碧玉散”譯為JasperPowder,有的則不能二者兼得。  

回譯性原則:英譯的方劑名稱在形式上能儘量與其中文形式相近。有利於國際交流,有利於再現原文所含資訊,有利於提高翻譯質量,限制濫譯。以君藥命名的方劑名稱都具有回譯性。  

作者鑒於目前對中醫名詞術語特別是典籍名翻譯的混亂局面,甚至於對一些術語已經約定俗成的看法,提出一些新看法,具有啟發性。如對《黃帝內經》一詞的理解,“黃帝”不是“皇帝”,譯成YellowEmperor或Emperor者不妥,應音譯為Huangdi才對。“內經”不是內科,也不能譯成InternalMedicine,此處“內”實質為書目編次中的“甲或上卷”。“經”字是梵文Sutra的意譯即“貫穿”,又引伸為“常”,指常存之義理、法則、原則,應該用Sutra翻譯《內經》中的“經”字。目前的多種譯法不如音譯為HuangdiNeijing。  

  《中醫翻譯導論》是一本有關中醫翻譯理論體系探討的書,自出版以來一直未引起中醫翻譯者的討論。儘管可能為一家之言,但畢竟把問題提出來了。因為提出一個問題有時比解決一個問題還難。作為拋磚引玉,歡迎引起討論,以促進我國中醫翻譯走向一個新階段,為中醫走向世界,開展對外學術交流,更好地發揮橋梁作用。
(李恩 / 健康報)


張景岳中醫藥研究中心 提供
亞太中醫藥資訊網 彙編



上一則 | 下一則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亞太中醫藥網版權所有‧歡迎接洽轉載交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