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醫藥信息

線上展覽

商務特區 市場行情 中醫智庫 醫藥保健 線上教學 入口網站 專家論壇
 
 
 您好  網站導覽 客戶服務 討論園地 企業福利網 文章搜尋
 

醫藥保健

本區公告






更多資料

 

選擇分類

 
 
 
 
 
 
 

快速搜尋

   
首頁 > 醫藥保健 > 認識中醫 > 學術理論

中醫分析病證變化的方法


資料來源:張景岳中醫藥研究中心   所屬地區:中國大陸


1.從臟腑分析病證的變化:中醫認為,臟腑的病變可由病邪引起,而臟腑的病變又可反過來影響人體的某些生理功能而導致另一種病變的發生。這就是說,要用辯證的、全面的觀點來分析臟腑的病證。

  一般說來,臟腑病證可分為虛、實兩大類。
臟腑實證多由下述兩因互引起。
(A)陰陽失去平衡:常表現為兩種情況。
陰盛:指陰寒偏盛,陰盛則陽衰,多反映為臟腑(如肺、腎、脾、胃)的機能低下。
陽旺:指邪熱熾盛,多反映為臟腑(如心、肺、肝、胃、膽、大腸、小腸、膀胱等)的功能亢進。
(B)氣血運行障礙:氣的障礙多表現為氣逆、氣鬱、氣滯三種實證。氣逆以肝氣、胃氣、肺氣的氣逆多見,氣鬱主要為肝氣鬱結,氣滯則常見於脾胃。

  血的障礙多為血瘀,瘀就是阻塞難通的意思,以肝、脾或經絡的血瘀最常見。氣血也常同時發生運行障礙,如氣滯血瘀。

  臟腑的虛證,可有陰、陽、氣、血虛損的不同,陰虛還可有陰、精、津液不足的區別。陰虛常伴陽盛,證多虛實互見,臟腑中以心、肝、肺、腎、胃的陰虛多見。其中以腎陰虛最主要,其他臟腑的陰虛多與腎密切相關。

  總之,臟腑的虛實,虛為正氣虛,常機能減退;實為邪氣實,多為機能障礙或失調。由於中醫是從整體觀來識病辯證的,故認為人的一切證候,即使是局部的病證也無不與臟腑相關聯,故在分析臟腑的病證時,除掌握其直接有關的證候,如肺氣上逆引起咳嗽,心神不安所致的心悸、心煩及腸胃和膀胱等引起的大小便異常等外,還須注意病人的體質、病變的性質及證與因、臟與腑的關係和重病、久病、新病、輕病等因素,才能作出全面判斷。

  中醫對臟腑病證的分析,一般多重視五臟證候的辨識,如心虛證有陰、陽、氣、血的不足;心實證多由於瘀、火、痰、熱造成。肝實證多為陽氣有餘,肝虛證多有肝陰或肝血不足,但肝陰不足可致肝陽有餘,肝陽太亢可發展為肝風、肝火。脾虛不能消化飲食,可致水濕內留而成脾實證,脾實反過來又可傷脾而致脾虛,故脾虛病多虛實互見。肺實證多由六淫與痰濕引起,肺虛則主要表現為氣、陰不足。腎病多虛證,表現為腰、膝、小便等的病狀和生殖、性功能等的失調。

  中醫認為六腑以通為順,故《靈樞‧本臟》總結六腑的功能主要是"化水穀而行津液",故六腑的病證也常表現在消化機能異常和津液代謝障礙兩大方面。至於其所反映的證候,則因臟腑間的表裏傳輸相合而常多種多樣。如肺與大腸相表裏,肺失肅降可影響大腸的傳導,反之,大腸燥結,濁氣不降,也可引起肺疾而致喘息、腹脹。又如熱在小腸,則因心與小腸相合,故除有小便滯澀、下腹疼痛、腹瀉外,也可影響心而致舌尖紅赤、糜爛。又如下焦膀胱的氣化不好所致的小便閉塞、下腹脹痛等,多由腎虛引起。

  故中醫在臟腑辯證時,常根據其表裏關係的理論進行全面分析,這在診病時確實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2.從經絡分析病證的變化:中醫除根據臟腑辨病外,還常從經絡體系來分析病證的變化。因為經絡在人體是一種聯繫內外、調節營衛氣血的通路,故內外致病因素常多沿經絡入侵,產生與經絡循行途徑一致的症候。如手太陰肺經有病,除可出現胸脹滿、喘咳等肺臟的證候外,還可沿肺經的通路,如缺盆、手臂內側前緣產生痛感等。故中醫按經絡來分析病證是有其理論和實踐依據的。

下面將分三個部分來談這個問題。
(1)病邪侵犯經絡對人體的影響:由於經絡在人體有部位淺深、出入的變化,故病邪入侵時,可相應地對體內的臟腑、體外的官竅和肢體筋骨產生影響,出現病證。

  一般說來,外界病邪侵入人體臟腑,須先經過經絡的淺表經路再向導體內傳導。如《素問‧繆刺論》說:"邪之客於形色,必先舍於皮毛;留而不去,入舍於孫脈;留而不去,入舍於絡脈;留而不去,入舍於經脈,內連五臟,散於腸胃,陰陽俱感,五臟乃傷"。這說明外邪入侵是由淺而深,逐步進犯的。但有時病邪也可直中內臟,並累及有關經絡,故某些內臟病,在體表也可有所反映。如《素問‧臟器法時論》說:"肝病者,兩脅下痛引少腹……;心病者……兩臂內痛;脾病者……腹滿……;肺病者……肩背痛;腎病者……大腹、小腹痛"等。

  經絡有病也影響有關的五官和孔竅。如大腸經有病可致牙痛、流鼻血;胃經病有口渴、嘴唇泡疹;脾經病有舌強硬;腎經或膽經病的耳聾;小腸經病的眼珠發黃等。都與經絡循行的有關官竅相聯繫。

  經絡受病,則其所經過的四肢的筋骨、皮肉等部位也必然出現病變。如肺經病的手臂內側前緣痛、肩臂寒冷疼痛;胃經病的胸部及膝臏經脈所行處痛等。

(2)經絡感受病邪後的病情:從全身的病證來看,多數與經絡有密切關係。
  由於手足三陽經,督脈皆上彙於頭,故一般說來,陽經感受外邪,都可致頭痛。
  肩背病證多與手足三陽經、督脈有關。
  胸脅、乳房病證,多與肝、胃兩經聯繫。
  腰部病證,一般說來,在臟多偏虛,以腎為主;在經絡多寒濕與扭傷,以足少陰、太陽和帶脈的關係為密切。
  臍腹的痞、滿、脹、痛諸證,多與肝、脾、腎三經有關。生殖系統病,如婦女月經失調、血崩,男子的睾丸、陰囊疾病等,大多與肝經有關。

  四肢病證多與手足三陰三陽經感受病邪有關。內臟的某些病,通過經絡的傳導,也可反映於四肢的"八虛"(即兩側的肘、腋、髀、膕)。如《靈樞‧邪客》說:"肺心有邪,其氣留於兩肘;肝有邪,其氣留於兩腋;脾有邪,其氣留於兩髀;腎有邪,其氣留於兩膕。"此外,四肢的病證還與心、肝、脾、肺、腎五臟相關,如心絞痛的心痛,肝經病的中風以及上肢痛可口眼歪斜、四肢手足不遂等。

(3)經氣的逆行與氣絕:在生理情況下,十二經絡的運行常是氣血調和、陰陽順接的。但在病理情況下,則經脈內的氣血可運行失常或逆行(中醫稱之為"厥"),使其所屬的臟腑及循行的部位出現病證。如《素問‧厥論》說:"巨陽之厥,則腫首頭痛,足不能行,發為眴仆"。這是說,足太陽膀胱經的氣血反常運行時,則可出現上逆下虛的頭腫、頭痛、昏倒、足難行等證。此外,當經氣衰竭(氣絕)時,則有關經脈所屬的臟腑功能也將隨之衰竭。由於十二經經氣是相互銜接、運行不休的,故一經氣絕,則其他十一經之氣也將隨之漸絕。如《靈樞‧經脈》說:"手太陰氣絕,則皮毛焦,……手少陰氣絕,則脈不通,……,足太陰氣絕,則脈不榮肌肉,……足少陰氣絕,則骨枯,……足厥陰氣絕,則筋絕……。"故中醫可根據各經氣絕的證候,來認識病證的嚴重性,並藉以達到早期診斷和治療的目的。

3.從氣血津液分析病證的變化:由於中醫甚為重視人體氣血的盛衰和運行情況,故分析病證時,除按前述的臟腑、經絡等系統來分類外,也常從氣血來辯證。

(1)對氣證的分析:常分三種
‧氣虛:是由正氣不足所致的全身或某一臟腑功能衰退的證候。氣虛多由體質衰弱或久病不癒或某些器官組織功能減退所引起。常表現為軟弱無力,言語低微,呼吸氣短、脈微弱,可有陽虛自汗;亦可有脾氣不足的頭昏眼花、食欲不振、大便溏泄或內臟下垂等證候。
‧氣滯:是指人體某臟腑或經絡的氣機流通發生障礙的情況。引起氣滯的原因較多,如飲食失調、感受外邪、情志不舒或受外傷等。情志不舒所致的氣滯,也叫氣鬱。氣滯多表現為部位不定的疼痛、刺痛或竄痛,痛與情志有關,時輕時重。還可有腹脹、胸悶,其特點是當行氣或排氣後可暫時減輕。有的還會出現乳房脹,解大便時有裏急後重感等不適。
‧氣逆:氣機升降失常,應降不降,而反上逆,常致"氣逆"。肺、胃等臟腑之氣都以下行為順,肺氣上逆,則喘咳;辦氣上逆則嘔吐。

(2)對血證的分析:常分三種。
‧血虛:為血分不足所表現的證候。其主要原因是失血過多或生血不足。血虛的主要表現是頭昏、心悸、乏力、面色萎黃、唇色淡白、失眠、心煩、視物模糊、皮膚乾燥、頭髮枯悴等。
‧血瘀:是血流不暢或局部有瘀血等病證。血瘀主要是由於出血後血液停滯於組織內;或因氣虛、氣滯、血運不暢;或因血液被外傷或病邪所阻滯。其主要表現為局部腫脹,疼痛不能用手觸按,痛如針刺刀割,固定不移;或時寒時熱;或體內有腫塊,面色暗黑,唇舌青紫,出血紫黑成塊或反復不止;或皮膚有紫班,皮下有血腫。心血瘀滯時,還可出現胡言亂語或狂躁等精神症狀(是神明之心受擾所致)。
‧出血:引起出血的病因較多,除外傷所致者外,心、肝、肺、胃有火熱實邪,迫使血液運行不循經絡而外溢;或肝腎虧損,陰虛內熱,灼傷脈絡;或脾虛氣弱,不能統攝血液等都能引起出血。一般多表現為吐血、咯血、鼻血、便血、尿血或耳、目、肌膚等處出血。女子的月經過多、崩漏也屬出血範疇。

(3)對氣血病證的分析:中醫認為,氣屬陽、血屬陰。氣與血不論在生理上或病理上都是關係密切且能互相影響的。因此,氣血同時有病的現象也是司空見慣的。一般說來,病的初期多在氣分,得病較久,則可由氣分累及血分。當然,也有例外的情況,故需具體病例,具體分析。氣血同病,常見的有以下幾種:
‧氣血兩虛:氣與血互為因果,故可相互為病而致氣虛與血虛同時並見。氣虛者無以生化,可引起血虛;血虛者無以載氣,亦可造成氣虛。在治療上應採取補氣、補血的方法,使"氣能生血"。氣血兩虛還可由於氣虛不能攝納血液,以致血溢於經脈之外而表現出內臟或皮下出血、持續不止,血淡、舌淡、疲乏無力等氣虛證候。這就是中醫所指的"氣不攝血"的涵義。
‧氣隨血脫:這指的是大出血後,病人出現面色蒼白、四肢冰冷、血壓下降、出冷汗、脈快數而重按無力,甚至發生虛脫的病象。這是血虧而無所附的虛脫。治當先固氣,宜用獨參湯以救急、止血。
‧氣滯血淤:多同時存在,如跌打損傷後,筋骨挫傷而氣血瘀阻。氣滯常導致血瘀,中醫認為,先則"氣留而不行",繼則"血壅而不濡",故在血瘀形成後,既有血瘀證候,又有氣滯的證候。例如婦女因情感不舒,肝氣瘀滯,初期時,可有脅肋脹痛,乳房腫痛,上腹滿悶等表現。繼之又可出現月經不調,經血中夾有血塊或經閉不通等證候。

(4)對津液病證的分析:
‧津液不足:主要有兩種情況引起。
一是由於"火熱傷津",多由外邪鬱結化火或臟腑內熱旺盛所致,其特點是心煩口渴、皮膚皺裂、小便短少、大便燥結、眼紅、舌苔黃而乾燥。治宜瀉火、清熱以保津液。
第二是陰液虧損,如大汗、大吐、大瀉、小便過多、大出血或長期慢性病等,都可大量消耗津液而出現低熱、午後發熱、五心(指以前和手足心)煩熱、口乾、消瘦無力、脈細數、舌紅少津、苔薄等證候。宜治以養陰潤燥法。
‧水濕積聚:多由於臟腑氣化失調或功能減退所引起,主要表現為兩種病機。
一是"痰飲",它是水濕積聚於局部的病證,清稀者為飲,稠濁者為痰。脾失健運、不能運化水液,可生痰飲;肺主氣,如宣化肅降失職,可致痰飲停滯。故中醫有"脾為生痰之源,肺為貯痰之器"的說法。另外,腎主氣化,如腎氣虛致水液不化時亦可致痰飲。
二是水腫,中醫認為脾不運化而致水濕留滯,則可出現四肢浮腫。若肺失宣發而致水腫,則以頭面為甚或波及上半身,且有咳嗽、氣喘、咯痰等證候。若系腎氣不足所致,則見下肢或腰以下水腫,伴腰痛或酸脹、小便少等證候。



上一則 | 下一則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亞太中醫藥網版權所有‧歡迎接洽轉載交換